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疆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疆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治國必治邊”“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等重要論斷,為加快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新疆各族干部群眾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發有為,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困擾新疆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新疆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1%、突破2萬億元大關;貿易規模持續提升,進出口總額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跨越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大關。新征程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穩”的基礎更加牢固、“進”的動能顯著增強、“新”的質效大幅提升。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面臨新機遇,要有新作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疆高質量發展,在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上下足功夫。
第一,推動創新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形成適應新形勢新條件新目標新要求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有所突破,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充分激發和釋放新疆科技人才活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例如,新疆礦產資源豐富,通過各類礦產資源開發帶動經濟增長是推動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同時需注意避免對自然資源開發的過度依賴,在“疆煤外運”“疆電外送”的同時,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2024年,全疆首個智算中心在克拉瑪依建成投用,“疆算入渝”納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建成智能算力規模24000P,新疆智算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面向未來,需進一步在新經濟領域切實發力,謀劃好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相關舉措,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低空經濟、綠色算力、氫能產業、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第二,推動協調發展,促進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協調發展的要求表現在多層次多方面。站在全國層面看,需從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謀劃新疆高質量發展,積極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相銜接。同時,更高質量開展對口援疆工作,深入推進科技、教育、醫療、產業援疆,進一步深化拓展“組團式”援疆。從新疆自身出發,需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既要堅持兵地城鎮建設一體規劃,打造烏魯木齊都市圈、喀什城市圈、天山北坡城市群、北疆城市帶、環塔里木盆地城鎮帶,又要加強沿邊重點城鎮、興邊富民中心城鎮和邊境新村建設,實現固邊富邊強邊,還要聚焦提升鄉村發展水平,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實施品牌戰略,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第三,推動綠色發展,縱深推進美麗新疆建設。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統籌開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護工作,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近年來,新疆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步伐加快。2024年,克拉瑪依市、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建設啟動,奎屯—獨山子經濟開發區入選國家級“無廢園區”,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均大幅增長。面向未來,需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高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和一批零碳園區建設,加強城市和工業污水循環利用,擴大電力中長期綠色交易規模。同時,持續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治理,讓新疆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第四,推動開放發展,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疆的區位優勢明顯,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成效顯著。202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加快建設,全年過境中歐(亞)班列增長14%,達到1.64萬列;自貿試驗區建設高效推進,129項改革任務全面鋪開,形成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和典型案例35個。進一步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要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并將其轉化為實際效能,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從實際出發抓好對外開放工作。可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加快新疆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改革任務落實,集中推出一批影響力大、覆蓋面廣、系統集成度高的制度創新成果;擴大與周邊國家地區務實合作,持續加強經貿、能源、科技、農業、旅游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中間品貿易,使新疆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合作伙伴越來越多。
第五,推動共享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新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地區一個都不能少。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是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要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持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又要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持續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還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總之,就是要堅持緊貼民生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
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開放和安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創造高品質生活、創新高效能治理、保障高水平安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