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學思踐悟】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會議強調,“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實現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但發展過程中必然伴隨諸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新風險的產生;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提前化解風險才能為長期穩定發展筑牢根基。統籌發展和安全,本質上是避免將兩者割裂或對立,既不能為追求短期發展忽視潛在風險,也不能因過度強調安全而錯失發展先機。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強調,“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中國式現代化越向前推進,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挑戰也就越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某些國家在國際交往中頻施脫鉤、斷供等行徑,全球范圍內風險的復雜性、突發性、傳導性顯著增強。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就要提升前瞻性預見危險的能力,在推進發展中識別未來趨勢,發現新的機遇并能處理潛在的安全威脅,以更清醒的判斷、更主動的管控,為發展劃定安全邊界;就要在制定戰略、政策與規劃時,堅持底線思維,估算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盡最大可能防患于未然,并切實提高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既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又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營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全面提高國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將發展成果轉化為維護安全的硬支撐。經濟實力是安全能力的根本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從根本上提升國家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科技是維護安全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突破國家安全的“卡脖子”瓶頸,有助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支撐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整體躍升,進而掌控安全主動權。民生領域的安全是國家安全的社會防線,通過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發展文化產業、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可減少社會矛盾,筑牢內部安全根基。
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應當將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完善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構建聯動高效的工作機制、持續強化科技賦能等,通過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走出一條既符合國情又順應時代潮流的安全發展道路。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斷,體現了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的戰略考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新安全格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一切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風險納入視野,形成全域覆蓋、系統協同的安全治理體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構建新安全格局,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力:加強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全面領導,依托各級黨組織充分調動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不斷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國家安全戰略體系、國家安全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聚焦政治、經濟、金融、科技等關鍵領域,加強安全能力建設,織密社會安全風險防控網,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完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深化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領域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等等。
新征程上,應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作者:曹海霞,系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