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管住中間”迎新規
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再迎里程碑事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以下簡稱《監管辦法》)。這是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步入深水區后,在油氣管網監管領域出臺的首個部門規章,圍繞“管什么、誰來管、怎么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創新安排。業內人士認為,在此推動下,未來油氣管網資源配置效率將顯著提升,增產增供潛力加速釋放。
油氣管網設施連接油氣上下游,是油氣領域典型的自然壟斷環節,推進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是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全國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的建章立制工作始于2014年發布的試行監管辦法,經過5年試行后于2019年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正式發布實施。
截至2024年,我國油氣長輸管道總里程已達19.5萬公里。原監管辦法在打破壟斷、提高管網利用效率、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油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在“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改革思路指引下,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X+1+X”油氣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市場主體對公平開放訴求與日俱增。
北京燃氣研究院副院長白俊注意到,為順應新形勢新要求,與原有監管辦法相比,新出臺的《監管辦法》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從規范性文件升格為部門規章,增強了監管的權威性;二是細化了部分監管要求,確立了處罰條款,提高了監管的威懾力。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新出臺的《監管辦法》升格為部門規章、新增公平開放罰則條款的同時,新增用戶注冊和服務受理等條款。明確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應當制定本企業用戶注冊具體辦法、服務受理的條件程序、容量服務分配實施細則,提出鼓勵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通過網絡平臺等便捷化方式受理服務。進一步優化油氣管網設施分散受理回復時限,提升公平開放服務水平。
信息不對稱是制約管網公平開放的核心瓶頸之一。《監管辦法》還修改了信息公開條款。按照信息類別,將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相關信息進行分級公開。對于公平開放制度、用戶注冊條件和程序等基礎信息,相關企業應當對社會公眾主動披露;對于剩余能力、運行情況等敏感信息,相關企業應當對已注冊用戶披露,兼顧設施信息安全和用戶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指出,《監管辦法》聚焦破除管網壟斷壁壘,通過規范信息公開、強化誠信履約、保障無歧視服務,為各類市場主體打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提高能源要素流動效率。這既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持續性突破,更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關鍵性支撐,為構建“要素自由流動、規則統一透明、競爭公平有序”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體系注入核心動力。在此推動下,未來油氣管網資源配置效率有望顯著提升,增產增供潛力加速釋放。
據悉,《監管辦法》將從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我們將督促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做好設施開放服務,對公平開放服務情況進行監管,持續規范油氣管網設施開放行為,提升油氣管網運營企業公平開放服務水平,促進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稱。(記者 王璐)